第四百二十章 世所罕见_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笔趣阁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四百二十章 世所罕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二十章 世所罕见

  越是烦躁,相隔越远。

  那原本一闪而过的灵光消弭殆尽,应夭邀仍旧停留在原地,满是苦恼。

  “应仙师,不知您看到了什么?”

  在她的思索之中,原本顾家小院的那批人,已经跟了上来。

  穿着龙袍的启志帝满头白发,行走而来之际,街道上的行人纷纷侧目,有人大老远的便已开始俯首弯腰,但少有跪拜者。

  非军国大事,祭祀天地之时,寻常皇帝出游,夏朝子民无需跪拜。

  而做了将近七十余年的夏皇,启志帝也成功将自身的威望深深烙印在了夏朝,他的在位时间超过了圣王王莽,也超过了他的老爹承平帝。

  如今虽已是满头白发,面色都暗沉了下来,精神犹自颇为振奋。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他的心尚且没有伴随着年龄而一同枯寂,他不甘垂垂老矣,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之中,他仿佛重新回到了少年,刚刚继位之时那样,满怀雄心壮志。

  在凡俗层面,夏朝已经做到了此世顶尖,说是最强也无甚差错。

  除了不可逆转的天灾人祸之外,夏朝再未出现过白骨漏于野的情况,哪怕是再贫贱的子民,饿极的时候都可以讨到一碗粥喝,官家自会为其寻个生计。

  稍稍富裕一些的人家,每个月都能吃上一两顿肉食,寻常的平民百姓,再也没有缺衣少食过。

  珍馐虽亦是难得,起码温饱已并非问题,也不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儿”的情况发生。

  随之带来的是这些年夏朝的人口有了极大幅度的增长,甚至这已经成为了让启志帝都要头痛的问题。

  人多了固然很好,可夏朝却是显得有些不够大了,资源实在是不太好分。

  特别是如今修仙盛况刚刚拉开序幕,夏朝自家有能力修行的修行者,绝大部分其实都注定很难留在夏朝。

  原因无他,夏朝根本养不起那么多修行者,甚至现在连筑基都养不起。

  仍有无数的困局笼罩在夏朝前方,尚需解决,但这绝不是因为启志帝不够努力。

  他的声名早已稳固,虽未博得圣王那般的名讳,却也在承平帝之后,让夏朝的繁华再努力攀登上了一个台阶,达到凡尘的极致。

  法家也在他的手中真正的强盛起来,烙印在夏朝的方方面面之中,让夏朝有法可依,让夏朝的法制发光发亮。

  天灾之下周围各国内乱频频,分崩离析,唯有夏朝仍旧稳定,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不过这种事情,不好当真做自身的大功绩,毕竟他接手夏朝的时候,夏朝便已是此间无敌手。

  民众仍旧可以骄傲的说,夏朝仍是天朝上国,万国来朝。

  这位夏皇,无异是相当合格的。

  夏朝历经三代明君,百姓之面貌也早已随之焕然一新,连启志帝自己,都快要成为人瑞。

  百姓敬爱,理所应当。

  “你觉得,墨家对于夏朝而言,意味着什么?”

  应夭邀没有回答启志帝的问题,反而问道。

  “奠基之人。”

  启志帝却是毫不犹豫的说道。

  开国皇帝的确是他的爷爷,圣王王莽。

  可夏朝开国之际,用的却是墨丘的名头,墨家的大义。

  当时有不少人都认为,夏皇就是墨丘,墨丘就是夏皇。

  因此在王莽的开国大典之时,还闹出过一阵骚乱。

  如果没有墨家,夏朝开国绝对没有那般人心所向,也不可能很快的平息掉百姓心中的不安和恐惧。

  正是借用了墨家的光辉,夏朝得以在大月留下的废墟上重新耸立。

  如今虽是时过境迁,墨家也好似逐渐退出了夏朝的舞台,但这也只是因时而变,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与结果,绝不能因此否定墨家的功绩和对于夏朝的意义。

  “哦”

  应夭邀轻轻点头,虽感知天机,却并未开悟。

  但能够发现就是一件好事。

  她还有很长的时间,足以留在这里,慢慢揣摩一番此处天机究竟是何。

  “我就现在此地住些时日吧。”

  左右无事,应夭邀自然的说道。

  “没问题。”

  启志帝立刻点头。

  无论如何,这都是夏朝的贵客。

  天机宗也好,天衍宗也罢,能够交好九大仙宗任何一个,对于夏朝而言都是不折不扣的好事。

  在仙道的层面上,如今的夏朝毫无半分底蕴可言,尚需积累,最初时最为艰难。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走向正规,夏朝终有机会在仙道中也屹立不朽。

  回到夏朝皇宫的时候,启志帝宣郑非觐见。

  “陛下。”

  郑非鞠身而礼。

  “莫要客气。你被天机圣女看重,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启志帝直接步入正题,道:“实话实说,夏朝如今的确没有能力培养你,也不止你。事实上实力只要能到筑基之后,夏朝就已经无法再成为助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仙道不同凡俗,能够加入九大仙宗,而且是以探寻机缘出名的天机宗,这是你的福气。”

  “陛下,我对夏朝”

  郑非想说些什么。

  “不,你要去,不要耽误自己。”

  启志帝伸出苍老的手掌,轻轻拍了拍郑非的肩膀,说道:“若你心有夏朝,日后修行有成,不妨对夏朝关照一些,便算夏朝之幸。”

  亲手将自家的天骄俊杰往外推,这种滋味儿绝不好受。

  却是不得不做。

  璞玉深埋,那是浪费天资,一旦错失这样的机会,对未来的成就也是一种打击。

  “无论是你,还是别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加入任何一个仙门。朕我只是希望,若你曾觉得夏朝无愧子民,夏朝有难之际,能够力所能及的伸出援手,即无愧夏朝的培养。”

  说这些的时候,启志帝脸上的威严缓缓散去,变得和蔼起来,苍老的容颜上,带着对后辈的期盼。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不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你要去往更高的地方,夏朝如今还无法支撑。”

  启志帝握住郑非的手掌,“如今夏朝不缺墨家巨子,不缺儒家先师,更不缺法家领袖,需要的是能够遮风挡雨之人。”

  “来日尚且长久,安知夏朝在修仙界,不能有一番作为呢?”

  启志帝笑着说道,只是说着说着,忽然深深的咳嗽了起来,情不自禁的以袖掩面。

  待得咳嗽缓缓止息下去后,一滩颇为浓郁的血迹,出现在他的手中。

  来日尚且方长。

  而他,却没有那个时间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54.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5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