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正名_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笔趣阁 > 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 第537章 正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7章 正名

  要说大梁人被坑银子这事,其实孙昭他们真不是故意的。

  他们都是才回京,对京都现状压根就不熟悉,哪儿就能知道城里还有一圈乱溜达的大梁人了!

  孙昭他们只知道自己听到殿下要被立太子的消息后就迅速打包回来要给殿下庆贺,给带回来的“成果”找买家时,恰好就撞上了那么几个有钱还往上扑的了!

  本来嘛,这多出来的牲畜就是要卖的,加上出去晃悠一圈,亮个身份就有人主动扑上来要买,孙昭他们再一瞅,嚯,不认识,有钱人,能宰!

  所以都这样了,孙昭他们不多宰对方一点银子怎么可能嘛!

  都是看他们身份扑上来的,是不是买牲畜心里没数?

  不多朝这些人掏点银子那不是看不起对方吗!!

  只能说大梁人也是倒霉,赶上趟儿了,碰到了孙昭这群从前京都的上层纨绔衣锦还乡,为了给殿下贺喜,给外人看看他们这些年在外做出来的成绩,于是就这么非常不凑巧的给宰了。

  不过这也算是大梁人自作自受。

  毕竟若是他们不想着从官家子中下手,靠接触这群人得到内部消息,那他们也不会被骗啊。

  孙昭等一群纨绔的回京,算是继太子一事后,京都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了。

  这群只知道打马游街,只知道游手好闲的吞金兽,从前在京都那是令多少家头疼的少爷们呐!

  到底是在皇城下,少爷们家世显赫,又家教森严的,也没有真干什么欺压百姓的恶事,就是喜欢喝喝花酒,斗斗蛐蛐,撒泼卖乖败家产的。

  这在富贵人家也不是养不起,谁人家中没有那么几个纨绔败家子不是?

  可关键这群少爷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筋,跟商量好了一样,几年前突然就一起消失不见了!

  留给家中的信,不是这个说要去游山,就是那个说要去玩水,理由之敷衍,千篇一律,都不知道找个好点的!!

  当时京都各个家中跑了纨绔的,那都是大动肝火,派了不少人出去找,但就没有一个找回来的。

  尤其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常宁他爹当时气得棍子都折了两根,大骂自己没有这个儿子,只言常宁要是敢回来,他就打断那逆子的腿……

  而如今常宁是回来了,可那腿?

  不好意思,祭酒大人不吭声了。

  断什么断腿!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自己出去闯荡一遭,如今出息了,他这个做爹的骄傲都还来不及呢,还断什么腿啊!!

  是的,就是出息了。

  五六年的在外沉寂,京都所有人都快忘了孙昭这些从前纵横街头的纨绔们。

  除了纨绔们的家人,没有人还惦记着他们去了哪儿,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只有他们自己还在为了那个能青史留名的大饼而努力奋斗着。

  如今他们回来了,带着各自在外的不菲成绩,终于向世人证明了他们其实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

  他们只是不爱读书,但真不是游手好闲、于国无用的废物。

  带着成绩回来的孙昭等人,魏钰亲自为他们正了名。

  他在报纸上详尽写了这群满怀抱负的青年这些年的作为。

  一群自幼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公子哥儿,瞧见人间疾苦,为了心中抱负,不忍百姓忍饥挨饿,于是甘愿抛下一切踏出家门,亲手劳作,做那腌臜之事,只为能叫天下百姓皆能有一口肉吃!

  多么叫人感动肺腑的报道啊。

  瞧见报纸的人无不感慨万千。

  百姓们叹服感动,只道人世间还有真情在,高门公子也不尽是高不可攀的,是他们从前瞎了眼误会对方!

  高门掌权人沉默不语,在想这群人究竟从何时开始转变的,背后又是哪位高人给出的主意,这手段也实在太高了!

  世家公子们扼腕反思,心头一百个不服鄙夷,一群不学无术的纨绔,有朝一日居然还能靠养牲畜咸鱼翻身?他们也行啊!

  ……

  报纸一发,夸赞孙昭等人大义的声音瞬间纷纭而起。

  孙昭等人的爹一出门,就能听到同僚们大夸特夸其子了不得,是个做大事的,能得贤王青眼,日后必定是个能臣。

  一众爹们听后很是沉默。

  不止当爹的们沉默,各府帖子收到手软的女眷也很沉默!

  他们是真没想到,从前府上准备当废物养的儿孙,有朝一日,他们居然还能看到对方给府上挣来如此大的脸面!!

  乐吗?

  偷着乐吧。

  这就是走狗屎运也换不来第二回!

  而无论外人如何看待孙昭他们的行为,反正纨绔们终于靠自己挺起了腰杆。

  这段时日他们也不爱待家里听长辈的叨叨了,毕竟长辈们的夸赞含蓄又富有教育意义,孩子不爱听,听腻了。

  纨绔们没文化,肤浅得很,他们就爱听百姓们的大白话夸夸!

  “孙公子,我爹说您真了不起,是大英雄,日后我也学您一样做个大英雄。”

  街道上,有一小孩跑到孙昭面前,仰头满脸敬佩的说完后,就害羞地跑开了。

  孙昭只来得及回孩子一个笑脸。

  “慢点跑,小心摔着!”

  孙昭冲孩子喊着,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他身边还有好几个人,都笑看着这一幕。

  而孩子走后,陆续又有几个百姓靠了过来。

  “常公子,我是从宜州来的,之前多谢常公子施恩,不然小人早就冻死在去年冬日了……”

  “盛公子您养的豕肉可真好吃,又便宜,俺媳妇儿近日刚生了孩子,多亏盛公子卖的肉,不然俺每日真买不起肉……”

  “付公子,不知您还有鸡卖没,我能不能买两只……”

  “公子们是大好人,我请公子们吃包子!”

  ……

  都是淳朴而直白的感谢,沿街一趟走下来,孙昭几人不止收获了满满的感谢话语,怀里更是揣了不少百姓们自发塞的吃食。

  等到了定好的酒楼后,几人相视一望,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孙昭望着怀中包子喃喃道了句。ωWω.GoNЬ.οrG

  “这便是民心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54.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5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